近期,短剧行业掀起了一场抢人大战。在网文、短视频与传统影视的交汇处,短剧的内容与模式正逐渐发育,成为2025年最具价值的行业话题之一。作为行业领头羊的红果短剧,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。
8月初,有消息称红果将尝试与演员实行分账制,即由红果支付演员底薪和分账,未入驻红果的演员可能无法参演红果的短剧项目。这一消息一出,立刻引发了行业内外的热议。有人猜测这是为了抑制短剧演员片酬上涨,避免重蹈内娱“天价片酬”的覆辙,也有人担心这会使得好本子更多流向与平台、大厂关系紧密的演员。
然而,也有短剧从业者表示,此举并非意在改革短剧演员收入方式,而是为了利用明星化的势头,通过分账拉拢演员入驻,再通过艺人入驻将短剧的星粉生态迁移到红果,以实现拉新与提升日活的目的。
十年前,网剧造星正盛,张天爱、黄景瑜等一剧成名者凭借垂直粘性的粉丝闯入大众视野。如今,短剧演员的价值越发明确,开始成为视频平台、制作公司、品牌商家等争相招揽的对象。
影视公司纷纷竞逐短剧演员,其中不乏网红MCN。听花岛经纪业务已名声在外,旗下艺人包括曾辉、赵佳、王道铁等。星链无限也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经纪业务,今年向市场输送了擅长青春校园剧的小花侯程玥。
短剧公司签约演员,一方面是为了业务拓展,尝试更多商业化机会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人气演员处维持时间与价格的优势。组建制作与经纪一体的戏班模式,可以令演员要素更加可控。
与此同时,老牌影视公司也纷纷将目光投向短剧红人,试图挖掘吸纳新的人才。于正、欢娱、唐人、柠萌影视、壹心娱乐等公司都纷纷签约了短剧演员。
视频平台也在争抢短剧流量,红果、腾讯视频、爱奇艺等平台纷纷推出运营活动,拉拢演员入驻。其中,红果推出了一系列运营活动,腾讯视频则联合微博打造“腾讯视频短剧节”,爱奇艺则为短剧演员打造专属活动“荧光之夜”。
短剧明星化的尽头是?理论上,短剧演员出身更草根,而短剧生产更加工业化,采用tvb式员工制或是底薪+分账的结算形式,对其明星化的程度与片酬涨幅形成抑制,这些并非不可能实现。但综合来看,短剧演员明星化似乎更符合多方的利益。视频平台、制作公司、内娱生态、传统媒体都在伸出招揽之手。柯淳几个月前在综艺里说不考虑长剧,如今已经拍摄了芒果长剧《炽夏》。
总之,短剧明星化已成为趋势,短剧演员的星途前景广阔。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娱乐硬糖(ID:yuleyingtang),作者:顾韩,编辑:李春晖。